近日,我院胸心外科联合介入与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内镜中心、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接力,成功救治一名胸主动脉食管瘘患者,让温暖与希望在严寒中得以延续。
病情凶险:生死一线间
然而,患者病情并未就此好转。术后第3天,患者突发胸痛,肌钙蛋白I显著升高,心电图显示异常Q波,考虑急性心肌梗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患者再次被紧急送入介入导管室。心血管内科林丽明教授主任团队急诊行冠脉造影显示多处冠状动脉狭窄,右冠状动脉中段至远段达70-90%狭窄,予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胸痛症状缓解,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多学科会诊:为患者生命护航
考虑患者病情复杂,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治疗难度极大。为了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医务部迅速启动全院多学科会诊机制。
经过反复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患者存在胸主动脉食管瘘,这是一种极为罕见且凶险的疾病,死亡率极高,必须尽快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春节坚守: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2025年1月29日(正月初一),患者再次呕血,胸主动脉支架下缘漏血。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我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彭建扬主任团队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决定再次为患者实施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解决主动脉漏血的问题,患者呕血症状得到缓解,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医患同心:“双向奔赴”的温暖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中,医护人员的专业与担当,以及患者和家属的充分信任与配合,共同谱写了医患携手、共克难关的感人篇章。这种信任与担当的力量,成为了战胜病魔的关键。
患者家属在面对病情的反复和手术的风险时,始终给予医护人员坚定的支持和理解。他们表示:“我们相信医生,相信医院。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配合治疗。”这份信任,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医护人员的前行之路,让他们在面对重重挑战时,更有勇气和信心去迎接每一个难关。
医护人员也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这份信任。春节期间,本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但为了患者的生命,他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休息,坚守在手术台前。介入与血管外科、麻醉科、手术室护士、重症监护室及病房医护人员,他们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全身心投入到患者的救治中。每一个精准的操作、每一次默契的配合,都是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职责的坚守。
▲胸心外科陈豪主任医师在查房
这场生命接力赛,展现了我院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也彰显了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与支持。正是这种“双向奔赴”的力量,让生命在最危险的时刻得以延续。这种信任与担当的力量,不仅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默契配合,更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它让我们看到,医学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人性的温暖和生命的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院将持续增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深化信任与担当,共同创造更多生命的奇迹,让这份温暖和希望传递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