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网站!
您的当前位置: > 党建工作 > 职工之家
“最美医师”徐海山:做病人最信赖的医生
【发布日期:2022-08-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从医20多年来,他坚守当一名好医生的初心,将满腔热情倾注于自己钟爱的医疗事业,用精湛的医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用高尚的医德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赖,用忘我的敬业精神诠释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人生信念。他就是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徐海山。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2022年度福建省“最美医师“名单新鲜出炉,徐海山榜上有名。




耐心细致,有求必应 


  交班、查房、接诊、会诊……18日上午7时许,徐海山像往常一样,提早一个小时来到医院,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是目前莆田市规模最大、人才最多、技术最高、设备最齐的肾脏病专科,为莆田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及莆田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因为口碑甚好,科室门诊量、住院人数、血透例次持续居高不下,常常人满为患。为了方便病人就诊和解决病人就诊难问题,多年来,徐海山每周周一到周六早上都要提前1小时上班,风雨无阻。



  每周,徐海山在医院门诊部有两天的专家门诊,原本只有几十个号源,可每次他的号总是一加再加。深知病人对治疗的渴望,他基本有求必应。由于看病耐心细致,每次门诊时徐海山几乎都要工作超过10小时,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如今,徐海山个人年门诊量超过10000人次,平均每天接诊百余人次。



  “我多‘挤出’一些时间,就能给更多的患者看病。”徐海山说,对于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而言,掌握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知识技巧,以及疾病和用药的各种必要知识十分关键。因而,每次门诊时他必须确保每位患者都有足够的看诊时间,让医患之间能够进行深入交流、沟通,从而提升诊疗质量。


   “谢谢徐主任,总是这么的耐心”“徐主任是我们的大恩人,能遇到您这么好的医生真的太幸运了”“医生最累,像您这样敬业的医生更累”……徐海山主动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微信告知患者和家属,目前他的微信通讯录上有3000多名病人或家属好友,他为这些特殊的“好友”图文并茂地备注了相应的病情信息,方便“对症下药”。同时,他还组建了多个病友微信群,为患者提供咨询、康复指导、预约诊疗等延伸服务。



  看病、查房、手术连轴转,徐海山每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还要抽出时间在线上为患者和家属解惑答疑,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他却从没怨言。


心灵手巧,医德高尚


  家住北岸忠门镇的李某患有糖尿病、心源性休克合并急性肾衰竭、败血症等,因为病情危重,辗转多家医院。徐海山接诊后,始终不放弃,多学科协调,精心对症治疗,经过3个多月的日夜守护,李某最终病情明显改善出院。“患者的求生愿望很强,我们不能辜负他。”徐海山透露,去年李某成功换了肾,现在经常会通过微信询医问药,他们就像朋友一样相处。


  每个被从鬼门关拉回来的危重病人,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年来,徐海山亲自组织过各种大中小危重病例抢救不计其数,数不清把多少患者从死神手中抢过来重获新生。


  近些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加强了亚专科建设,每位医生各有所长。带头主攻肾脏病理方向的徐海山,擅长诊治各种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衰和难治性尿路感染以及尿毒症并
发症处理等。他还精通肾穿刺技术,肾穿刺年超过200人次,占莆田市肾穿量的八成以上。



  在治疗中,徐海山努力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能吃药的绝不输液,能保守的绝不手术。“肾脏病是一类发病率高、病程长且花费大的疾病,给个人、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徐海山说,要有医德医风,做到让患者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尽量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


  医者仁心,心地善良的徐海山经常接济患者,每次遇到患者就诊时医药费不够的情况,他都会主动慷慨解囊,倾力相助。


  有一次查房时徐海山得知,一名家境困难的年轻尿毒症患者准备放弃治疗。他第一时间找到患者和家属谈话,耐心地分析病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重拾生活信心。他还当场捐赠了2000元,并在微信上发动募捐,帮助该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徐医生是一个难得的医德医术俱佳的专家,真正是心灵手巧,医德高尚。”患者家属吴女士说,徐海山大夫没有名家的架子,他有着高超的医术、精湛的技艺,而且待人和蔼可亲,处处为病人着想。


孜孜不倦,精进不止


  有一次,徐海山因为急性阑尾炎手术住在自己的科室。术后第二天,就有住院病人找到他所在的病房,徐海山按着手术切口下床为部分重症病人查房;术后第三天,他便要求重新上岗。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让身边的同事深受感动。“海山主任是一名出了名的‘工作狂’,永远有着惊人的体力和精力,他对患者真是太好了,一心一意扑在患者身上。”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副护士长李丽星评价说。


  在吴凡副主任医师眼里,师傅徐海山不仅博学医术高明,而且平易近人。“徐主任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没有能难倒他的题。”吴凡说,师傅是科室的中流砥柱,勤奋好学、勇于实践,他每天坚持看专业书籍,遇到疑难病例、重大手术,更是会反复查阅各种资料。平时,他对年轻医师严格要求,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


  让吴凡印象深刻的是,徐海山还教会自己学会换位思考,习得“同理心”,感受病人真正的需求,更加理解生命的价值。“师傅说,有爱才有医生,有爱才能成为医生。”



  这些年,兢兢业业、刻苦勤奋的徐海山先后获得莆田市专业技术青年后备人才、莆田市最美健康卫士、莆田市壶兰英才、医院住院医师规培优秀带教等荣誉称号,并入选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肾病分会委员、莆田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获聘莆田学院副教授、福建医科大学硕导等,但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他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学习永无止境。


  徐海山的妻子是莆田另一家三甲医院的一名医生。作为一个“双医家庭”,他们都身穿白大褂,是伴侣亦是同行,既有普通夫妻的温暖甜蜜,也有超乎寻常的理解和默契。“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亏欠他们很多。”徐海山觉得医生可以治病救人,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是这种神圣感并不能抹去自己对家人的愧疚。



  谈起从医的初衷,徐海山说,自己出生在莆田沿海农村,小时候,农村条件差,缺医少药,老百姓生病了只能硬撑着。这种境况,年少的徐海山看在眼里,心中燃起了从医的火苗。上了高中后,他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当个医生,尽自己的所能解除群众的病痛。


   “医生这个圣洁的行业,从来都是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徐海山说,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最大的希望是能够利用自己掌握的医疗知识,尽力治病救人,解除患者的病痛,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