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2日,第四届台海医学会骨科国际交流大会暨福建省微创脊柱外科新进展高峰论坛在美丽的妈祖故乡——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举办。会议对骨科领域内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交流,集中体现近年来国内外骨科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临床进展,共吸引学者参与线上交流超过8万人次。
大会主席、我院党委书记林海滨在致辞中介绍了我院近年来的整体概况,并表示希望各位与会的莆田嘉宾,能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交流、缩小差距,大力发展莆田市的骨科事业。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文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南方医科大学和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的合作是多方面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的应用单位,希望院校和医院的合作,能够给在校学子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曾炳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邀请国内外及宝岛台湾的各位骨科专家共同交流骨科诊疗最前沿的技术,这样的会议交流平台一定要持续办下去,更好地带动骨科的技术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的服务。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江坚秘书长代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台海医学会和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在线上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本次会议邀请到海内外骨科领域顶级专家,围绕关节、脊柱、创伤、运动医学、骨肿瘤、骨科基础等专业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集中展示骨科领域最新的学术成就及最前沿的学术进展,是骨科领域团结创新、增进友谊、共同发展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教授在线致辞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的应用单位,他希望医院在林海滨教授的带领下,把骨科机器人的应用及临床研究开展好,带动骨科的技术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的服务。
开幕式结束后,学术交流活动正式开始。来自美国和韩国的两位嘉宾和两位国内著名的骨科专家率先开始讲座。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天驷教授作了《90后讲述医疗故事(叙事医学)》的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教授作了《临床科研创新中的“四两拨千斤”》的报告。
西奈山医院Prof. Dr. med.Saad B Chaudhary,萨德·B·乔杜里(美国)带来报告《maximally effective spine surgery using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利用微创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脊柱手术的有效性)
韩国加图立大学首尔圣玛丽医院Prof. Dr. med. Jin-Sung Kim(韩国)带来报告《The value of endoscopy f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Is it an oxymoron?》(内窥镜对腰椎椎间融合术的作用:这是一个矛盾的说法吗?)
我国德高望重的骨科前辈、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顾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曾炳芳教授作了《长骨节段性缺损的修复—方法与选择》的报告。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惠林报告了关于《骨质疏松诊疗现状与关键问题》。上午的精彩学术讲座到此结束,线上线下的所有学员直呼太过精彩,并纷纷表示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最前沿的骨科诊疗知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建华讲授了《肢体转移瘤的外科治疗》要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陈雄生教授讲述了《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膜囊骨化的围手术期评估与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黄文华教授讲授了《数字医学及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应用研究》;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作了《人工智能腰椎疾患诊疗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报告;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林海滨教授作了《骨科机器人联合显微镜辅助精准颈椎手术技术基础与临床研究》报告。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叶晓健教授作了《导航与OLIF在腰椎峡部裂及腰椎滑脱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戎利民教授作了《退行性脊柱侧凸微创策略》报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梁裕教授作了《微创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可减少固定融合节段》报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西峰教授作了《现在的微创脊柱外科就是未来的脊柱外科》报告;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贺石生教授作了《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腰椎融合(VBE-TLIF)术》报告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朱卉敏教授《不同镜下融合技术临床应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广智教授作了《显微镜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吴文坚教授作了《微创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问题与思考》;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林凤飞教授《FNS操作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卫红教授《脊柱侧凸分型和治疗的一些误区》报告;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郑忠教授作了《胸腰段椎体成型失败病例分享》报告。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作了《从TMISS到DMISS,中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20年的发展与展望》报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晓光教授作了《微创技术在腰椎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报告;南京鼓楼医院邱勇教授作了《退变性脊柱侧凸术前冠状面失代偿对手术策略的影响》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海涌教授作了《后柱截骨术在严重脊柱畸形之应用》的报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姜建元教授作了《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的报告。
彰化基督教医院陈建民教授(台湾)作了《综合型手术室经皮钉固定及显微镜下TLIF 手术经验分享》报告;上海长征医院袁文教授作了《颈椎ACDF手术:符合微创理念的术式》报告。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吕国华教授作了《MIS AIS治疗的未来趋势-Yes or No》报告;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许哲嘉(台湾)作了《腰椎盘突出造成对侧神经根疼痛:文献回顾及手术治疗方针》的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朱腾月教授作了《OSE内镜融合技术应用技巧》的报告。
北京积水潭医院何达教授作了《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与发展》的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祝斌教授作了《腰椎可视化内镜技术核心关注》的报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凤山教授作了《颈椎后路手术的软组织保护》的报告;广东省中医院陈博来教授作了《骨科机器人在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的报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孟斌教授作了《如何看待锥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报告。
北京市朝阳医院杨晋才教授作了《PE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长期随访》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振宙教授作了《腰椎退行性侧凸的微创治疗选择》报告。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文明教授作了《慢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外科治疗》报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鹏教授作了《肩袖缝合策略》报告;北京市朝阳医院刘玉增教授作了《多轨迹螺钉在腰骶区稳定性重建的应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