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耳鼻咽喉科胡伟群主任团队在视频内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头行扁桃体囊内切除,成功完成10余例小儿鼾症手术。术后疗效显著,有效缓解了小儿睡眠时张口呼吸、打鼾的症状,获得患儿家属的高度赞许。
今年7月,4岁多的小女孩林某因长期睡眠时张口呼吸伴打鼾,辗转在省内外各个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小儿鼾症: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建议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
术前内镜下可见腺样体阻塞后鼻孔约98%
据女孩母亲陈女士介绍,孩子在2岁多时就出现晚上睡觉时打呼噜的症状,给她翻身侧卧打鼾症状会缓解,但还是张着随便呼吸,呼吸声还很大,有时会有憋醒的情况,特别是感冒的时候,打鼾的声音更大了,鼾声如雷,比她爸的鼾声还大,以及小孩的上嘴唇越来越翘,这让其很苦恼,每个医生都建议手术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
“之前考虑到孩子年龄较小,术后不能很好配合以及担心手术伤害,同时考虑到扁桃体切除了可能会影响小孩的免疫力,所以一直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案。”陈女士说,后面小朋友上幼儿园了,在和其他妈妈的聊天中发现,有很多小朋友也有类似的症状,之后在我院做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后,打呼噜的症状明显缓解,于是专程带着孩子前往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找胡伟群主任就诊,希望通过治疗能够改善打呼噜的症状以及预防面容改变。
术后创面情况
入院后,在经过详细的查体、术前准备及科内讨论,我院耳鼻咽喉科团队为患儿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决定由胡伟群主任主刀手术,应用低温等离子刀行扁桃体囊内消融切除+视频内镜下腺样体消融术。术后6个小时,患儿开始半流质饮食,咽痛症状较轻微,无发热、出血等不适,术后恢复良好,打鼾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据胡伟群主任医师介绍,近年来寒暑期是耳鼻咽喉科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高峰,主要跟家长们对腺样体面容危害的认识和关注度有关。目前,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大都是在低温等离子下双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消融术,有效地改善了患儿睡时张口呼吸症状,预防了腺样体面容的形成。
“在临床实践发现,扁桃体术后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术后疼痛和术后出血,关于儿童扁桃体手术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如何缓解患儿术后不适感,这些研究包括围手术期用药的情况和手术方法的改进。”黄金樵副主任医师说,目前在耳鼻喉科领域己广泛认同的方法是术后运用抗生素和止痛药会有效缓解不适感,如何选择更微创的手术方式引起广泛重视。一些新手术器械的使用,如单极和双极电切刀、CO2激光手术、低温等离子刀及Harmonic刀等的出现,以及手术方式的改进,有研究报告称对于儿童扁桃体肥大使用低温消融手术行扁桃体切除,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且术后康复迅速。
目前,在胡伟群主任团队的带领下,科室在传统手术方式上做了改进,采用低温等离子下消融扁桃体囊内切除术。该术式保留了扁桃体包膜,避免损伤了扁桃体的包膜外的扁桃体周围静脉丛,同时保留包膜对咽缩肌的保护作用,既大大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量,又减少了术后继发性出血的概率,而且因减少了扁桃体周围神经的暴露,使患儿术后的舒适度增加。术后恢复快,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既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有效提高了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我院耳鼻咽喉科建立于1956年,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科室,现为莆田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的挂靠单位、莆田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研究所。目前,科室拥有医护人员34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人员中有副教授3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8名。科室具备了开展现代耳鼻咽喉科各类诊疗所需的先进设备,包括纯音测听仪、声导纳、耳声发射仪、脑干诱发电位;高清鼻内镜显像系统、电子鼻咽喉镜、耳手术显微镜,多功能动力系统等。
近年来,在科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开展诊疗新技术、新项目,攻克耳鼻咽喉科疑难疾病,主要开展疾病有:复杂耳石症的诊断及治疗、内镜下咽旁间隙肿瘤微创切除术、显微镜下腮腺微创手术、低温等离子刀下鼻、咽、喉病损消融切除术,以及咽喉癌的微创手术、复发鼻咽癌的微创手术、严重过敏性鼻炎手术治疗等。科室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锐意进取的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耳鼻咽喉科的教学与科研,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技项目5项。此外,科室还与南方医科大学、上海眼耳鼻咽喉科医院等国内多家医疗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对外交流,推动学科进步与发展。
今后,科室成员将牢记医者初心和健康使命,本着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医德医风,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守护好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