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经外科陆续完成3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据悉,这是莆田市首次独立开展的脑缺血血管重建手术,标志着我市显微镜下大血管重建技术迈上新台阶。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龄患者围手术期脑梗死的发生也屡见不鲜,故而越来越多的科室对高龄患者术前常规进行脑血管病的筛查。患者老李今年78岁,拟行泌尿外科手术,术前经过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发现右侧颈动脉严重狭窄。经神经外科康元宝副主任医师会诊判断颈动脉狭窄严重、且斑块不稳定,如不及时处理,随时有发生脑卒中的风险,甚至可能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危及生命。
患者转入神经外科后完善术前检查,脑血管造影术中观察到右侧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大于90%,颅脑CT灌注成像、经颅多普勒检查也观察到右侧颈内动脉供血明显下降。结合颈内动脉斑块情况、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以及患者多方面因素考虑,拟为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由康元宝副主任医师主刀、王磊主治医师作为助手,为患者实施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完整剥离,使病变的颈内动脉又重新恢复了通畅与活力,脑部获得正常供血。术后当天,患者神志清醒,手脚活动自如;手术后第2天,患者就已经能够下床活动。由于是微创手术,患者于术后第6天顺利出院。
查房的时候,老李不禁感叹到:“没想到动脉上也能做手术,这次手术不仅解除了我脑梗的风险,还让我思维变清晰了不少!”
据康元宝副主任医师介绍,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卒中的常见病因之一,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已被视作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卒中的有效方法,但在我国开展较晚。该病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与高龄、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有关。很多患者表现出低灌注脑缺血症状,例如头晕、记忆力下降、头昏;严重情况下斑块破裂引发急性脑卒中,导致严重后果,例如永久性的偏瘫、失语等。单纯药物治疗仅适用血管狭窄程度较少、轻微或无临床症状的患者。而对于狭窄严重或者临床症状明显患者,例如脑卒中发作史、肢体无力,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绝对适应症,并且具有微创、花费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近20年来,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经过不断发展、进步,疗效逐渐接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于病人来讲,如果两种手术方式都可以做的话,医生都会首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打个比方,家里清扫垃圾,并把垃圾倒在外面的垃圾桶,我们叫内膜剥脱术。而把家里的垃圾清扫堆在床下,虽然我们是看不见垃圾了,但垃圾还在房间里,这种方法叫支架植入术。因此,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疗效确切、费用经济的手术方式,十分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