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

联系电话
2201166

门诊地址
延寿院区门诊大楼4楼

住院部地址
肺科病房大楼4楼
科室介绍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始创于1958年,是集临床、教学、科研研为一体的,莆田地区人员配备最齐全,技术水平最精湛的康复专科。2021年及2024年先后被评为市重点专科。学科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经验丰富,现有医师11人,治疗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7人,中级职称8人,研究生学历7人。黄漫为被选为福建省第二批基层名中医指导老师。伴随着医院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科逐渐发展成以中医康复为特色,全面开展现代与传统康复相结合的临床康复模式。为临床各兄弟科室提供并行及后续的康复治疗。近几年,科室先后挂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金雄名医工作室、福建中医生殖联盟、福建康复联盟、福建灸疗联盟;并在2021年被评为莆田市中医康复重点专科、2024年被评为莆田市中医针灸重点专科。科室病房位于肺科大楼,开放床位36张。在临床上,2023年收治入院病人近600人次,年门诊就诊3.3万余人次。2020年成立西天尾联合康复病房,切实落实推进分级诊疗,提高区域中医及康复诊疗水平,共建以“中西医康复”为特色的西天尾联合康复病房,被莆田市卫健委入选莆田市中医精品馆建设;加入福建省灸疗联盟,将科室的特色竹圈盐灸推广出去的同时,引进热敏灸、长龙灸等特色灸法;鼓励科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新技术新项目为促进学科不断发展,如黄志华、吴峰前往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针灸方向、林丽霞前往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进修康复专科护士、朱俊腾前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老年医学、林浴坤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进修吞咽障碍及神经源性膀胱方向,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有层次差别的康复医学科专科人才梯队。通过加强青年医师的临床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科内医护互动、鼓励护理人员进行专升本教育等形式加强护理团队建设,为科室未来进行人才储备;选派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参加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在科研上,加强与福建省针灸学会的合作,于2017年举办福建省针灸年会;鼓励新技术新项目和课题的申报,近几年主持或参与研课题10个,其中省级课题5个,市级课题1个,院内课题4个;新技术新项目3个;国家新型专利2个;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一篇,CSCD2篇;省部级科研成果3个;新技术新项目3个;发表论文14篇;在教学上,承担莆田学院、莆田市卫校的校内教学及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学院、莆田市卫校的临床带教,并接收下级医院选派人员进修,对西天尾镇下辖村卫生所医生进行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规范化培训。2023年科室获福建省中医药针灸推拿适宜技术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2023年科室获莆田市中医药针灸推拿适宜技术技能大赛于团队一等奖;在单项比赛中:林浴坤获得针刺实践技能单项优胜奖;郑锦清获得优秀指导老师。2023年科室获福建省首届运动促进健康知识技能大赛团队二等奖,林浴坤获优秀指导老师。2022年科室获得福建省总工会“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2022年科室获得福建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诊疗项目:一、针灸康复:中医针灸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璁宝,勤求博采众方,结合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大力开展新技术、新疗法,选派人员到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在针灸界名师石学敏、吴炳煌、陈以教、张永树的指导下,中医针灸技术得到了进一歩的发展和提高。1.利用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颅脑外伤后遗症,截瘫,颈肩腰腿痛,面神经麻痹,人体软组织损伤及功能性阳痿、早泄、不育症(男子精子不液化、活力下降)等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2.骨关节疾病康复:各种类型的骨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骨折后功能障碍、肌腱和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运动创伤、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牵引治疗:颈椎和腰椎牵引。引进先进的电脑颈腰椎牵引床及中药熏蒸床建立起颈腰椎治疗中心,并结合中医针灸、推拿、中药熏熨治疗颈推病及腰推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4.“三伏灸”、“三九灸”:自85年开始,利用中医独特点“冬病夏治”理论开展三伏天灸疗,对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疗效显著,倍受赞誉。
二、现代康复:充分利用传统和现代康复技术,为病、伤、残等患者提供各种康复措施,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消除或减轻其功能障碍,从而提髙患者生活质量,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随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立,科室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吞咽功能障碍、假肢矫形和重症康复作为临床发展方向。科室逐步推进亚专科的建设,目前已逐步形成:传统康复、神经康复、骨科术后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老年病康复、肿瘤康复、重症心肺康复、外科加速康复;规范完善功能训练、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假肢矫形器室的建设,充分利用传统和现代康复技术,为病、伤、残等患者提供各种康复措施,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消除或减轻其功能障碍,从而提髙患者生活质量,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常见疾病的康复:1.神经科伤病的康复:运用以物理治疗为主要手段的综合康复措施对神经科伤病包括脑血管意外(中风)、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进行康复治疗,防治并发症、减轻后遗症、促进功能恢复,提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2.骨关节伤病的康复:运用功能训练等手法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措施对软组织损伤、关节炎、肩周炎、骨关节病、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手外伤等进行康复治疗,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萋缩、关节僵硬,恢复运动功能;3.各种急慢性炎症、创伤和慢性疼痛的物理因子治疗;对感染伤口、:小儿肺炎、带状疱疹、运动创伤、盆腔炎、肠粘连、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颞颌关节紊乱等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4.内科疾病(慢阻肺、冠心病等)的康复、烧伤后康复、痉挛的康复、慢性疼痛的康复等;5.言语障碍的康复、吞咽障碍的康复、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6.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等,疗效确切。
科室现有经颅磁刺激仪、上肢反馈训练与评估系统(上肢康复机器人)、手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平台、全身三维步态与运动分析系统、MOTO-med、平衡功能评定仪、呼吸康复训练仪、认知障碍康复评估、言语障碍康复评估训练系统、低温支具制作设备和表面肌电分析反馈仪等先进仪器。
诊疗项目:1.运动疗法、2.物理因子疗法、3.作业治疗4.言语和吞咽功能障碍治疗5.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
在积极开展常规临床康复功能评定和治疗项目过程,以创新思维推动新科技转化应用,建立新的诊断、评定和治疗技术。分别有3M 治疗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中的运用、腰椎间盘突出诱发下腰疼痛的 Mckenzie 疗法、矫形器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的应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 (IOE)等。